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盧康蕾)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,營造愛鳥護鳥的濃厚氛圍,保護千年鳥道千年安全,4月28日,藍山法院聯合縣護鳥營、縣林業局等部門,采用“集市普法+校園課堂+實地清網”多維聯動模式,開展“清除鳥網、織密法網,讓鳥兒自由飛翔”普法宣傳活動。
集市普法:接地氣“話家常”
活動首站來到人流量密集的新圩鎮集市。工作人員通過懸掛宣傳橫幅、設置法律咨詢臺、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,向過往群眾科普鳥類保護知識。
“這些鳥都是國家保護動物,私自捕殺、販賣、食用都屬于違法行為。”法院干警結合真實案例,向駐足群眾講解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》等相關法律法規中關于非法獵捕、殺害珍貴、瀕危野生動物罪。
現場群眾紛紛表示:“原來捕鳥可能坐牢,以后看到捕鳥網一定舉報!”
校園課堂:播撒法治“種子”
“同學們,一只小小的麻雀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國家‘三有動物’!”在新圩學校的法治課上,王璐化身“法治老師”,以生動活潑的語言為同學們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鳥類保護法治課。
課堂上,王璐通過展示精美的鳥類圖片,向同學們介紹了本地常見野生鳥類及其生存現狀,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保護鳥類的重要性。隨后,結合“候鳥遷徙”“打鳥獲刑”等典型案例,深入淺出地剖析了非法獵捕、販賣鳥類的法律后果,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生態保護觀念,并鼓勵同學們從自身做起,爭當“護鳥小衛士”。
水庫清網:執法普法“零距離”
活動最后一站來到了白鸤洞水庫,工作人員沿著水庫周邊仔細巡查,對非法漁網、捕鳥工具進行全面排查。同時,向水庫周邊的漁民和群眾宣傳相關法律法規,強調非法捕撈、獵捕行為的危害性,呼吁大家共同參與到生態保護中來。
“鳥類是生態系統的‘晴雨表’,保護它們就是守護人類自己的家園。”下一步,藍山法院將繼續立足生態審判職能,持續加強鳥類等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司法保護,深入加強部門之間聯動協作,讓“藍天精靈”自由翱翔的身影,成為綠水青山間最美的風景線。
責編:左爽
一審:左爽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